關於教會年曆的修訂

教會年曆就是「基督的年曆」,告訴我們在歷史的行程中,基督已經完成以及現在正在進行的事工。每次聖餐禮的主題,都是永生的上帝如何在祂聖子耶穌基督道成人身中「從天降臨」,祂繼續通過祂的聖靈住在我們中間,直到祂「將來必駕威榮再臨,審判活人死人」。

和所有的宗教年曆一樣,教會年曆也是以傳統為根據,原始宗教的年曆是對星象和季節變化的反應。希伯來宗教也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上,此外更參照歷史中神性的啟示而改變了節日和齋期的循環。基督教年曆對這種真知灼見有了更進一步的推展,集中於歷史中的一個特別時刻──就是照耀全部歷史和一切歷史啟示的時刻,由耶穌基督臨到我們的生命裡,也在祂的由死裡復活之中。

教會年曆依舊帶有基督教史前時期的記號。不過這種連繫並不是自然界的現象,也不是神性啟示的法例規章,在最真實的意義上,這是傳福音的一種關聯,因為這是教會制定的結果,根據基督唯一及最後的啟示,以記念及教誨為目的。因此,教會為了牧會的理由,認為有此必要時,是可以隨時予以修訂及重新安排的。不過,任何修訂所應根據的原則,就是要合乎「基督奧秘」之時代的啟示,尤其是所有蘊涵在逾越節奧秘中的啟示。「因為我們得救,現在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

美國聖公會最近數十年來,積極從事於教會年曆的修訂,主要的工作方針除了參照天主教第二次梵蒂岡大會的修訂指示外,並與聖公宗其他教會、信義宗、衛理宗、長老會、及其他若干主流教派採取同一步驟進行,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這次教會年曆的修訂是普世性的。修訂教會年曆的新規定具有若干的主要特色,不過最重要的,是恢復了古代的傳統,特別強調主日作為我們救主的節日,任何其他聖徒的紀念日都不能取代主日的特殊地位。因為主日不但是復活節的延伸,更是我們信仰之全部基本奧秘的縮影。它特別提醒我們基督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以及五旬節聖靈的恩賜。主日是「新的創造」的日子,將創世的第一日﹝創一:1-5﹞及最候完成之日的「主日」﹝啟一:4-10﹞連結在一起。

教會年曆的季節全部都是基督的季節,包括五旬節期在內。由於中世紀末期將三一主日之後的二十多個主日稱為三一後主日,而不是聖靈降臨﹝五旬節﹞後主日,因而使我們對「基督的季節」的意義感到誨暗不明。結果將一年劃分為 (一) 基督的生活,及(二) 基督的教訓這雙重的類型。然而每個主日的福音卻是將祂生活和教訓這雙方面都顯示出來。因此,將一年的時間根據三位一體而劃分為上帝聖父,上帝聖子,及上帝聖靈這三種時期乃是錯誤。我們每次的崇拜都是對三位一體的上帝──而常常是通過耶穌基督,祂向我們啟示: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所以修訂的教會年曆恢復了較古老的習俗,稱這些主日為聖靈降臨後主日而廢止了三一後主日的名稱,表示基督在祂第一次及第二次降臨之間,不斷經由聖靈在祂的教會作工。

在教會年曆中,每一特別主日,聖日及其他時期,都有一系列指定的啟應頌讚﹝antiphon﹞、詩篇、禱文、及經課。我們現有的公禱書中,已經簡化為聖餐禮拜之不同的「祝文、書信、及福音」,而特定聖節序文也已合併在聖餐禮文之中而與祝文經課分開了。修訂公禱書已經使聖餐崇拜中這種合時儀文﹝Proper﹞有了更豐富的內容,包括祝文、兩段可供選用的詩篇、三段經課、及特定節日序文。現在分別介紹如下:

一 祝文

祝文是西方拉丁禮儀特殊發展的結果;最好的例証,特別在古代羅馬聖禮書中,祝文乃是一種華美藝術形式的禱文,結合了深刻的神學內容和修辭的技巧。關於它在禮儀中功用的評價卻是言人人殊。因為那些視祝文的祈禱為根本的人,認為這種形式本質上乃是人們禱告和意願的「集合」。另外的人則將祝文看作當日或該一季節禮儀中一種特別用力著重之主題的概要。在任何情形中,祝文都是一種「橋樑」或轉換,將前面的集合起來跨越到下面將要進行的事。

凡是精通拉丁語文的人,都知道要將祝文翻譯出來而仍能保持原文的精確與韻味是多麼困難。在這方面,十六世紀英國改教時期的克藍麥大主教曾經具有普世公認的最大貢獻,成為英國文學近四百年來的典範之作。祝文是一種特殊拉丁韻律型式的複合句,不論是聆聽或誦讀都必須全神貫注,反覆回味,才能品嘗出它們充分的含意。中文公禱書中祝文的翻譯,正當五四運動白話文興起前後,當時碩學的前輩們曾經嘔心瀝血全力以赴,才有了今天差強人意的中文祝文。最進美國公禱書的修訂中,對於原有祝文,除了對若干用字遣詞部份予以「現代化」以外,並未多加更動,所以我們的中文祝文於重新翻譯最近增添的作品以外,對於已有的祝文也盡量保持了原有的文體。

二 詩篇

將公禱書聖餐禮拜中所有的詩篇及頌歌全部予以刪除,是十六世紀英國崇拜改革的反常現象之一。這是和東方及西方禮儀古老的傳統相抵觸的。所以近年來,差不多聖公宗所有的教會在修訂聖餐禮文時,都恢復詩篇及頌歌的應用。美國聖公會修訂聖餐禮文在每一系列儀文中,都準備了兩段詩篇經文,可以於任何適當之處應用。第一段詩篇特別宜於作為進壇頌﹝Introit﹞,第二段可於經課時應用。但這兩段也可用作奉獻禮或領受聖餐時的獻詩。每段均為六節至十節,可視需要予以伸縮。

三 經課

經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經課應該較公禱書本身有更多修訂的機會。此次公禱書之修訂,特別著重於聖餐禮文中經課的重新編排,以便使每次所讀的經文更具代表性,能切合當時主題的需要,而將聖經的寶藏更豐當地顯示出來。在多方研究比較之後,我們的修訂,主要是參照羅馬天主教最新的三年循環讀經表,並予以若干更動,以適合我們的需要。這種讀經表的一個實際特色,是在早晚禱或聖餐禮拜時都能合用。如果早上的禮拜是聖餐,可以三課全讀,或者只讀舊約及福音,或書信及福音。如果主要的禮拜是早禱,則用舊約配合書信或福音均可。

三年循環讀經表乃是回復到古代按順序讀經的習俗,而並未喪失適合主要節日,齋期,及聖日的特別主題。新讀經表的核心是福音經課。為主要的主日及季節──降臨第一主日至顯現第一主日,大齋第一主日至三一主日──所選的經課是以適合主題為目的;顯現節及聖靈降臨節後主日也相似。在其他的主日──包恬顯現第二至第八主日,及聖靈降臨後第二至第二十七主日──是按順序讀福音書,A年讀馬太福昔,B年讀馬可福音,C年讀路加福音。由於馬可福音較其他符類福音為短,所以由聖靈降臨後第十一至十四主日插入了約翰福音第六章的經文,這是特別適合於補充馬可的使五千人吃飽這件神蹟的敘述。

書信的選擇也和福音一樣,依照主題也按照順序。在顯現後的季節,三年中大部份選自哥林多前書,聖靈降臨節之後則是保羅其餘的書信,希伯來書及雅各書。在復活節期間讀使徒行傳以代替舊約,而書信是選自彼得前書,約翰一書及啟示錄。

舊約經課乃是自由選擇作為福音經課──有時也作為書信─的背景或說明。它們並未依照順序,不過大多數舊約及次經都代表性地出現在讀經表內。不幸的是,許多有趣的舊約故事都刪除了或者只選擇了很小一部份,由於它們通常都是太長,不宜於聖餐禮拜時誦讀。不過在「拯救歷史」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主要經文都包括在內。有些新約經文特別引用或者提及舊約的經文,所以這些經文的採用對於聖經的一貫性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線索。

四 特定聖節序文

特定聖節序文的全文,附錄於此。有時並有一篇以上的序文,可供主禮者選用。